前度邀你去佢婚禮,去定唔去,呢個係一個問題……

人活到相當的年紀,逐漸就開始收到各種「紅色炸彈」,中同、閨蜜、同事和親戚的婚禮,要決定去不去可以憑情分和心情判斷。

不過,一涉及「前度」這個字眼,整件事就複雜起來——憑情分,你們確實是「最熟識的陌生人」,但斷聯許久的話,去又有點奇怪;講心情,或多或少都有些許「不甘」,想著如果當時沒分手,現在與他/她並肩攜手一生的會不會是自己。

既心癢癢好奇前度歸宿的廬山真面目;但又有些忐忑不安,怕尷尬、怕對方會不會誤會自己對他/她餘情未了,簡直五味雜陳,於是暗自糾結不已。

Photo by Ioana Casapu on Unsplash

現時其實最重要的,是清楚正視自己的心態,別過分揣測對方的居心,因為你根本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,所以只能捫心自問。

以下是3種你可能有的心態:

1. 再見不是朋友

如果你覺得分手即陌路,分手後就應該斷得幹乾淨淨,對對方已經毫無留戀,無需亦不想再聯繫、關心和見對方,更加不存在再見亦是朋友這種奇妙的關係的話,那答案就很明顯了。

就如西藏著名詩人倉央嘉措曾說,又或者《步步驚心》的主題曲《一念執著》裡的歌詞:「第一最好是不相見,如此便可不至相戀。第二最好是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用相思。」

分手後還是各自安好,天各一方最為適合,或許 不聞不問、歲月靜好就是給對方最好的祝福。

Photo by Kelly Sikkema on Unsplash

2. 淡淡似是湖水

Photo by Alexis Brown on Unsplash

這種心態比較罕見。如果你自問心情是無悲無喜,無憂無怖,而且分手後一直與對方保持朋友關係又有聯繫的話,你可以考慮出席。但要留意的是,對方邀請你有機會只是出於禮貌,覺得既然是朋友,理論上,注意是理論上,應該客氣意思一下的。

所以,去與不去,要視乎三個因素:

一,你們之間是否真的做到毫無芥蒂?如果只是勉強稱得上是朋友,那不去也罷,相信對方也不會怪你。

二,對方的新對象見到你會不會介意?如果是你認識的人,你要有心理準備場面可能會變得尷尬,到時你該如何應對?

三,你現任會否介意?如果你孑然一身,自然去留隨意,但若然有伴侶,為表示尊重,最好還是先問一問或者向對方報備,以免有什麼誤會。

3. 意難平

Photo by Eric Ward on Unsplash

正如連詩雅首《好好過》都有唱: 「人人受過傷無可避免」,不歡而散乃是兵家常事。But Well,這個應該算是最麻煩的情況。

無論對方是之前對你有愧所以請求原諒請你出席,還是出於報復心態想向你炫耀自己現在過得多好令你後悔錯過他/她,若然你自己對對方依然帶著些許忿忿不平甚至怨氣,奉勸你一句還是別去了,以免衝動之下做傻事去挑釁對方或者「講錯嘢」,變成去踩場。

既然早已預知見到對方會「眼冤」,無法平心靜氣和發自內心地祝福對方,又何必出席去同自己過不去又為難對方?不去是放過自己,亦是放下對方的最好時機。

說到尾,自己的心態和心情才是最重要的。

by Cherry Lung